2006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匯市指標] 簡單談談利差交易1226


2006年剩下最後幾個交易日,今年匯率市場上最火紅的名詞就是Carry trade(利差交易),簡單的敘述一下何謂carry trade及對市場的影響。 



Carry trade
,簡單的說就是持有高收益貨幣賣出低收益貨幣,賺取持有期間的利差,風險就是在這段時間內的匯率變動,這個策略在長期來說是能夠得到正報酬的,因為匯率的波動性一向很小的關係。 



沒錯,一個很關鍵的觀察目標就是波動性,因為
carry trade說穿了就是拿一個固定的利得去對抗一個波動性,波動性越小,利差越大的越適合利差交易。遍遍這一兩年的波動性漸漸縮小(市場波動度小,交易難度高),除了文中所說的幾點理由之外,各國央行的透明度大增,不論是Fed 或是ECBBOE在升息前大都和市場做好充份溝通,意外的升降息次數大減,缺少意外換言之就是讓金融市場穩定,市場價格吾需再承擔太多不確定風險,但是相對的波動性也就降低了。閒得發慌的交易員閒來沒事就只好買買高收益貨幣賺一點奶水錢。



另一個造成
Carry trade盛行的根本原因來自於當美元也變成高收益貨幣後的避險需求,美元是最大的共同基金及避險基金的計價貨幣及資金提供來源,這些避險基金在進行股市交易時往往避險比率不足(因為股市波動性比匯率高很多,去操作匯率避險交易吃力又討不了多少好處)。但當美元利率漸漸提高時,意味著他們的要求報酬率也不斷提高,一個fund怎麼操作,至少至少也要比定存要高吧,也就是以共同基金而言,現在他們一年要賺取的報酬至少要是5.25%才勉強是跨過要求報酬率的門檻,5.25% 說多不多,說少,好像也是個該奮鬥好一陣子的目標,此時簡簡單單透過避險需求就可以達到定存的報酬率,再來就只要好好專注於股票投資即可。這觀念看似簡單,卻在2005~2006年間殺死了許多靠指標過日子的外匯模型,他們的模型怎麼算也算不出來為什麼日本的股票一直漲,匯率就是一直跌,說穿了也就只是避險需求罷了。 



Carry trade
盛行影響最大的就是對低收益率貨幣的耐心會漸漸缺乏,以美金對日元來說,持有日元的機會成本是很高的,除非在很快速變化的市場才值得去持有,一但進入盤整期,成本壓力會迫使交易員紛紛退出。今年的匯市走勢也大多是這個態勢,日幣、瑞郎等升值都是很快、很大的一段,一但力竭,市場平倉就很快,不耐久候。如果用股市的例子,把融資成本提高一倍,然後套用到大牛皮股身上,其實就很容易理解。 


2006年12月21日 星期四

[匯市簡評] 從外匯特攻隊談起 1220

[Eric簡評



        很少看到有關匯率的文章還能夠這麼有故事性的。沒錯!過去一個月來,的確有不少資金外流,油款是十分例行性的買盤,油價這一兩年來價格狂飆,需求卻未見減少,成交額只好不斷放大,而產油國看似又將緊盯著60/每桶的目標價不變下,油款這個大買方將成為十分穩定卻不足以影響市場的因子。

         值得一提的是壽險及退撫的匯出買盤,從2004年美國開始升息以來,對壽險業的海外投資就開始進入另一個挑戰,龐大的資金留在台灣f無法去化,匯出是一條不得不做的路,但是避險成本也因為利差擴大而增加,現在的避險成本估計應在3.25%~3.5%左右(以遠匯避險計),投資美債約4.5%,扣除避險成本後只剩1%~1.25%,比留在國內還慘。因此降低遠匯避險比率使用一籃子貨幣避險成了一條不得不選的路,簡單的來看這一籃子貨幣投資組合,這個組合的第一步就是買美金/賣台幣,再賣美金買其它像台幣的貨幣(like 韓圜、日元、坡元等),組成一個近似台幣走勢的組合。先不論這個籃子的成效如何,光是不斷的買美金/賣台幣,就把美金兌台幣撐得高高的,即使不避險都OK,當國壽開始做了,新壽跟進,富邦人壽……大大小小的壽險都像看到一條明亮的財路似的衝入,美金就更貶不下去了,我不知道這些壽險的資金就竟多少還未投入這種財工遊戲但是這筆錢應該是有力竭的一天,用很簡單的話來形容,當一群主力共同炒作一檔流動性並不是非常好的股票,幾個人很用力的把股價炒得高高的,然後呢?他們要怎麼出來?這些一籃子貨幣避險要怎麼轉成傳統遠匯避險?


        當然,這問題可能沒有那麼嚴重,因為我們有個央行在,有外匯存底可做為後盾,有道德勸說的咖啡可喝,應該不會讓台幣急速升值然後這堆未完全避險部位全都掛掉的事情發生。只是看看亞洲國家(除日本外),一個個幣值都升得嚇嚇叫,連政府都要進來干預,台幣幣值似乎是委屈了些。


穩定匯率 我央行有特工隊待命 



【聯合報/本報記者羅兩莎】 2006.12.20 03:34 am


     國際熱錢四處流竄,台灣的中央銀行已摸索出一套有效且具彈性的穩定機制,除以豐沛外匯存底為後盾外,還有來自四方八面的「買賣外匯特工隊」,適時待命、配合買賣美元,維持市場供需平衡。所謂的「特工隊」,買方來自進口商、壽險業、國營事業、政府基金及央行;賣方的主力則是外資、出口商(尤其是高科技廠商)及一般散戶(如國人投資海外基金)。


        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八月停止升息,市場開始看空美元,且人民幣潛在強大升值壓力,熱錢紛紛撤離美國,轉往亞洲,激勵亞股、匯市齊揚,台股具落後補漲行情,吸引外資大舉湧入,新台幣一路走揚。市場人士透露,過去一個多月,退撫基金、壽險公司、中油等「內資」均有匯出動作,成為央行阻升台幣的「特工隊」。以中油等國營事業為例,買匯需求極為可觀,每月平均油款買匯約在廿至廿五億美元間,對匯市具有一定穩定作用。但因國際美元明顯走軟影響,十月底迄今,新台幣仍對美元升值了五點一六角。多位交易員透露,最近政府基金扮演吃重的阻升角色,當新台幣勁升時,市場即傳出某政府基金進場詢價,且鉅額匯出。「大家一聽到有政府要買美金,心裡就會怕怕的,動作不敢太大,以免一個不小心被軋到。」


         事實上,新台幣大升時,若有大筆的匯出款,大都是央行「安排」好的。因對匯出者來說,能買到較便宜的美元比較重要,央行亦可藉此抵消熱錢匯入的升值力道,某財金高層官員說:「外資進來那麼多,國際收支經常帳又順差,資金如果再不適度的出去,我們真的會被撐死…」,顯見央行面臨的壓力。近日國際美元反彈、外資反手匯出,泰國又實施外匯管制措施,多少衝擊外資持股信心,昨天亞洲貨幣全面挫低。據悉,繼韓國央行周一率先強力干預韓元後,台灣央行昨天也已進場防守。

2006年12月14日 星期四

[經濟分析摘要] 路透新聞 ︰〔美國經濟〕明年經濟成長料減緩,通膨預計也會隨 之下滑

Eric簡評︰之前曾經提到美元的微笑曲線,這是一般分析報告開始始用的說法,意思是若以美國經濟為橫軸,美元指數為綜軸的話,在經濟極弱和極強的兩端美元都是強勢,而在美國經濟soft landing時,美元則為弱勢盤。過去一兩年美國經濟強盛,房市領頭,當然美元跟著高漲,這很容易理解。



        若美國經濟
hard landing 時,美國市場一來仍為世界各國經濟的帶頭火車,當美國的經濟疲弱到連零售都帶不起來時,歐亞其它各國只怕是更跌入谷底;再加上海外各個避險基金必將急速撤回,資金的流動將領著美元走升,溢入的資金有助於經濟復甦。從最近公布的幾次經濟數據看來,就業人數平均絕對高於10萬人,(10萬人是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墨斯克曾經提到過的指標數字),零售數字尚可,(更多的經濟指標可以去逛逛總幹事或獵豹的家),明年經濟成長趨緩且不是硬著陸應該是較合理的推測。 





路透新聞〔美國經濟〕明年經濟成長料減緩
,通膨預計也會隨之下滑 

    

        路透華盛頓1211---美國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的分析師周一預測,2007年美國經濟成長將減緩,通膨也將隨之降溫,不過能源價格和美元下跌依然是可能導致物價攀升的最大風險。  該協會在年度展望中指出,"擴張型財政政策、有利的金融市場、能源成本下降、生產力成長趨緩,都有助于支撐經濟的可持續成長."  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率可能保持在2.5%.房屋市場降溫仍對經濟成長構成最大拖累.盡管住房市場尚未復甦,但最嚴峻的下滑階段已經過去。



         
同時,隨著能源價格下滑,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應將持續穩步增長,但料低于2006年預估的成長3.3%.  該協會指出,在此背景下,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將把指標利率維持在5.25%,之后可能在2007年底的某個時候降息0.25個百分點。許多分析師預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周二會后聲明中,重點將繼續放在通膨風險上.但也有分析師認為,FOMC或已經意識到疲弱制造業數據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2007
年核心通膨率料將從今年的2.3%降至2.2%,因當前的貨幣政策,經濟疲軟的形勢,加上其它因素,將減輕價格壓力.  不過分析師認為,受能源價格走高及美元下滑影響,通膨可能高于預期。該協會半數以上分析師反對FED設定明確的通膨目標,但這是FED主席貝南克推崇的措施,只有8%的分析師支持設立一個明確的通膨目標,38%的分析師則建議設定通膨目標區間.( --翻譯 管自力/張荻;審校 喬艷紅

2006年12月8日 星期五

[匯市簡評] 歐元近期觀察1205

        己經有好一陣子沒有po文了,最近這一星期真是讓所有交易員心喜的一周,等了好久未曾見到的行情終於來臨。日元向下跌破117,而歐元在突破1.2940後,總算是撥雲見日,一路向上挺進至1.33,總算是印證了之前美元長線走空的想法。回到突破後的歐元來看,歐元很容易讓人想起2004年底的那一波升值,從態勢看起來的確是很像,同樣都是經過長期盤整後突破向上,只是我覺得要像04年那樣的瘋狂倒是比較不需要期待,其中亞洲央行占了很重要的角色。不過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美元的季節性效應。



    



        上圖為
2000~2005年各月份歐元的漲跌表現,可以看出在年底時,美元幾乎都是呈弱勢走勢,這個現象的確非常有趣,說實話我也不曉得是什麼因素,若是從2000~2005在最後兩個月做多歐元,平均報酬略低於5%,這的確是十分令人欽羨的報酬(以外匯來說),尤其是在十二月時更是驚人,在幾個美元比較疲弱的年份,十二月的跌幅約占了1/4強,即使是美元強勢的05年,美元也是相對疲軟。這讓最後一個月的歐元走勢令人充滿了無限想像,市場也一片樂觀中。









        但是回頭仔細想想,今年市場盤整的因素是什麼,之前曾經提過龐大的外匯存底在外匯市場占了一個穩定的因素,即便是在美元最強勢的時候,亞洲央行在歐元
1.25~1.28中間不斷的出來買匯,讓歐元欲跌卻跌不下去,回過頭來想04年時,美元賣盤最大的推手即便不是央行也是受到市場一堆傳聞所致,04年後還是有一些零星的傳言但是卻再也激不起交易員心中的激情。以央行角度來看,外匯存底多角化絕對是該進行的目標,但因此將美元打落卻是他們不樂見的結果,而一味上揚的歐元反而將原本己經最適分配的配置變成overweight歐元,原本推升的動力將變成阻力重重,這並不是說歐元後續就無力上揚,但是要再看到九十度上揚的攻勢卻變成一種奢望。



       至於美元後勢看法,我還是維持著一貫的想法,就是弱勢。最近市場上有些人開始提及美元的
smile curve,這倒是個蠻有趣的想法,等整理出想法後再提。不過美國經濟的soft landing 倒是讓美元空頭的信心十足,還有部位的人就抱著吧,在情勢未見反轉前,順勢總是我們的好朋友。 

(部份idea 及第二張圖來自Barclays的weekly report)

 
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 METAMUSE ] BLACKCAT 1.1